充电桩产品上将找不到一颗欧美日韩的芯片
2016年,电动汽车及充电桩行业大热,众多玩家入场做15kW充电模块。据说是华为率先发力,将15kW充电模块的价格降到了0.18元/瓦;紧接着,到了2018年,20kW全面代替15kW,价格降到了0.16元/瓦;到了2020年,又降到了0.13元/瓦。时至今日,20kW仍是主流功率,但价格已到了0.11元/瓦。六年时间里,20kW模块单价从3200元降到2200元。但是,整桩价格从2019年之后就相对稳定了。
为什么充电模块的价格下降得这么快?当然一方面是充分竞争,行业洗牌,规模效应,另外一方面,就是国产化替代。
充电模块的成本组成主要包括功率MOS管、功率二极管、电解电容、磁性器件、DSP(ARM)、隔离光耦、驱动芯片、三极管、运放、阻容、NTC、PCB板、风扇、接插件、外壳、线束,等。其中,功率MOS管、功率二极管、电解电容、磁性器件、DSP、驱动芯片的成本占比65%。另外35%的成本,属于深圳方圆50公里供应链圈,要靠规模化降本。磁性器件的降本主要也靠规模化。功率MOS管、功率二极管、电解电容、DSP、驱动芯片的降本,国产化替代则功不可没。
国产化替代的直接压力不是降本,而是“不得不”。不用国产,就没得用,公司就得关门。
2016年,高斯宝( 能效电气的前身是深圳市高斯宝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,创办于2016年)电源产品上使用的电子物料主要还是进口的。功率MOS管用英飞凌、ST,电容用日系的红宝石、黑金刚,运放用TI、ON,驱动芯片用IXYS、Sillicon Lab,隔离光耦用松下,ARM用 ST,DSP用TI。但是,过去几年里,一直闹“缺货荒”,一刻都没安宁过。很多工程师的时间精力都用在了令人心惊肉跳的物料替代测试上了(物料替代是质量控制的最大难点)。在这个行业,好像经济不景气是假象。
“缺货荒"率先成就的是国产功率MOS管行业。功率MOS管国产替代,将很快实现100%了!疫情之前,进口的功率MOS管就很难买,传闻是智能手机芯片将晶圆的产能用掉了,功率MOS管属半导体行业的低端产能,国际大厂优先保供销量更大的消费电子用IC去了。疫情之后,电动汽车从To B市场转向To C市场,消费者突然开始主动接受电动汽车,电动汽车市场从To B到To C了,从出租车、网约车到个人消费。2021年电动汽车销量突然大增,2022年电动汽车销量继续大增。增、增、增,涨、涨、涨。2022年上半年,国产功率MOS管也一颗难求了!
电动汽车太耗MOS!功率MOS、普通MOS,需求都很大(如下图)。高傲的汽车大厂甚至不管是不是车规级芯片了!时势造化,功率MOS管国产化就这么稳了!! 华润微、新洁能、东微、尚阳通等国产MOS乘势崛起。谁将是中国的英飞凌、ST?
2022年,国产MOS纷纷大涨价,超级变态地涨价,和当年猪肉涨价一样的疯狂,因此,我们可以期待,若干年后,国产MOS将疯狂跌价,和去年猪肉跌价一样地疯狂。但是,MOS管的跌价也许和猪肉不一样,IC产能是阶跃式的跃升,不是线性式的增长。
运放、高端隔离运放、驱动芯片、隔离光耦,这些芯片不知道为什么也在2021年严重缺货,虽然成本不是特别敏感,但也在2021年被动地被国产化替代掉了。圣邦微、纳芯微、数明、润石等乘势而起。谁将成为中国的TI、ADI?
这篇趋势文章的标题是“充电桩产品上将找不到一颗欧美日韩的芯片”。充电桩里面的各种IC将100%国产化。倒数第二颗被替代的将是ST的ARM,最后一颗被替代的将是TI的DSP。 DSP主要用于充电模块的PFC和DC/DC的数字控制。ARM的种类很多,一类用于替代数字控制的DSP,另外一类是用在充电控制器和通信板上MCU。
电力电子领域的数字控制,从开关频率比较低的逆变器(DC/AC)开始,90年代末就流行了; 用在AC/DC上,则是从2002年才萌芽。我2002年毕业做的第一个预研项目就是基于TI DSP(TMS320F2406)控制移相全桥。(八卦:这个项目2003年从预研部转给了一次电源,我的代码转交给了王同学,直到2005年才量产。如果当年我能从预研部到研发部,将这个项目搞到量产,也许我就一直做工程师,成为一个数字控制专家了。 我常吹牛的是,艾默生的第一个数字控制电源的每一行代码是我写的,用的全是汇编语言(在阮大师的指导下)。) 2003年上半年,为了避免TI垄断,改用ADI的DSP控制LLC。阮大师觉得ADI DSP用起来很不爽,不能作为公司平台,2004年,开始用摩托罗拉的DSP(摩托罗拉DSP在2004年卖给了飞思卡尔,然后又卖给了NXP)控制三相单极PFC(PFC和DC集成一级电路,没有单独的PFC电路)。当年的DSP不能输出10路以上的PWM,需要CPLD配合才能同时发出16路PWM,而且CPLD造成了不同PWM之间有时延。当年示波器最多也只有4个通道,调试这种电路非常痛苦。(八卦:这个预研项目终于失败了,实现了公司提出的预研部要敢于做50%可能失败的项目之战略目标,要搞大预研,别整天搞小预研。)
TI后来将用于数字控制的C2000系列从DSP分类出单独拿了出来,改名了一次,不叫DSP了(叫啥名字,我忘记了)。我刚看到TI网站上将当年改的名字又改了一次,改为real-time microcontrollers,型号如TMS320F280025。但是,人们仍然习惯叫DSP。区别于这种DSP的ARM,开始大量代替DSP,而且性能更强大,成本更低,比较流行的如ST的334(型号STM32F334)。代替这种用于数字控制的DSP或ARM的国产芯片,总是会有的,而且会很快。
用于充电控制和后台通信交互的ARM,如STM32F105、STM32F107,在这几年也都被国产化替代了。兆易创新、雅特力等国产MCU厂家纷纷崛起。这类芯片的国产替代很有意思,都可以Pin对Pin兼容。三下五除二就替代了。小批量2000套,等待市场一年的使用反馈,没问题就全部给替代了。呼啦呼啦的。替代得爽啊!
综上,等待国产的用于控制PFC和DC/DC的DSP或ARM量产并成熟后,电源行业和充电桩行业里就没有一颗欧美日韩的芯片了。其实,这样的芯片已经量产,只是我们胆小,要等待2000套小批量,市场验证一年后才敢替代。
如果不是缺货慌和贸易战,电源行业的国产替代速度不知道要慢多少年哦!!!市场上大面积地用起来了,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就起来了。没有市场检验,没有迭代,质量是上不去的。
希望能效电气将发布第一台完全没有一颗欧美日韩芯片的充电桩!